某券商的“权益研究总监”因违法买卖股票被证监会处罚一事,还是颇能引人深思的。
公开信息显示,该总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金融工程硕士学位,于2012年7月加入某头部基金公司,历任国际投资部、投资研究部研究员;2018年1月,入职某券商证券投资部,任投资经理;2020年3月入职另一家券商,先后任职投资经理、权益研究总监。
(资料图)
从这份学习、工作简历中,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两个基本判断:其一,该总监在智商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;其二,该总监应该反复接受过合规教育,对执业规矩应该了然于心。依据这两个基本判断,观察该总监的违法炒股行为,就难免让人产生颇多疑惑。
从证监会公布的调查信息看,该总监违法炒股并没有过于“弯儿弯儿绕”——炒股用的是亲戚的账户,开户电话留的是直系亲属的号码,资金来源也清楚,一部分是直系亲属、一部分是自己、一部分是朋友,下单电话、银证转账之类的“关键点”,似乎也没有过分隐蔽……通过这些“细节”该总监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?是认定监管者的监管意愿不强、监管能力不够?还是判定监管系统智能统合能力比较“弱鸡”、不足为虑?抑或是单纯没把违法炒股当回事,同时认定监管者的态度也跟自己一个样?
从具体操作看,总监肯定是知法犯法。就此而言,总监应该算不上聪明。因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、智商是否够用的重要标准之一,就是看此人是否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、什么事情不可以做;如果连自身行止都不清楚、或者轻慢对待,此人的脑筋显然有问题。知法犯法之外,该总监的逻辑能力也堪忧。路侧覆车多多、耳畔警钟阵阵,别管是假装视而不见、充耳不闻,还是莫名其妙地认定自己能够免于暴露和惩罚,都证明该总监很难理性面对一件哪怕逻辑关系极为简单的事情,行事方式有点儿类似心智未开的顽童。
就此,旁观者自然会问,总监怎么能顺利拿到学位?又怎么能在一众著名机构里“攻城拔寨”、最终登顶总监职位?顺着这些疑问,或许不难得出一些认知,比如,学校的教育还大有改进的空间;又比如,机构的用人、选人机制以及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防范机制还存在问题;还比如,监管的惩戒力度是不是还可以再大些,板子如果打得再重些,震慑效果或许会更好一些?
从证监会公布的类似案例看,违法炒股能够高效赚钱、赚大钱的,几乎没有,更多的是冒险忙活半天,最终亏了钱、挨了罚、毁了事业。就以总监为例,67.69万元的本金,炒出4557.43万元的交易额,最终算账亏了1.3万元,外加被罚了20万元。真是所为何来?虽然也确实有别的机构的投资副总监,在7年的违规炒股活动中,盈利近5464万元,但结合其鼓捣出的将近147亿元的交易额,实现的收益率不过0.37%强一点儿,事情败露后,最终被“没一罚一”合计1.09亿元。还是白忙活一场。
无数案例反复证明,如此违法违规炒股,获利的可能性极小、挨打的风险极大,但是为什么总有人以身试法呢?内外原因很多,就外部而言,预防系统、惩戒机制恐怕还有相当的完善空间;就违法者自身看,恐怕其认知能力需要有质的提升,这些人自觉聪明、认为能够逃脱被抓的宿命,应该是其知法犯法最重要的原因(除此之外,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释),而这又恰恰证明了他们确实不聪明。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够生存、发展下来,因为这是一个有规矩、讲规矩的地方,如果不讲规矩的人能够在这里进退自如、随心所欲,那么先不要奢谈发展、壮大,这个地方早就乱了套,连生存都会成问题。
要彻底杜绝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,虽然方方面面的板子打得再及时些、再重些很重要,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警示作用,但仅仅依靠事后严厉惩戒,肯定远远不够,要根据新情况,持续完善预防机制,把篱笆扎得严密、结实,让那些“心存千千结”、整日总自觉不自觉惦记着钻空子的人望而生畏、知难而退、最终回归到正确的职业路径上,这才是治理市场的根本之道,也是最好的治病救人的方法。
(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)
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。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